徐才厚被拿下,就具体这个事说,民众还是挺高兴的,支持的。然而,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民众在乐观之余,又存不解和困惑。打个不太贴切的比喻,就像一个人饿了,要吃饭,你却不知为何,硬是不让他吃饱一样!
应该说,徐才厚的落马,实属不易。说他是一波三折,几起几落,也不为过。2013年3月的全国“两会”,徐才厚全程缺席。引发外界猜测。有外媒说他患病,在接受治疗。有外媒说他涉嫌卖官,及谷俊山的贪腐案,已遭“双规”。正传言甚嚣尘之时,徐才厚“露面”了。2013年4月26日,国防部官网以《徐才厚为王喜斌专著作序》为题,对中军网发表的《战争与和平辩证法的时代解读》一文予以转载。但,徐才厚的这次露脸,并未打消外界猜测,甚至被外界解读为,反腐搏弈仍在进行。2013年9月30日,时隔不到半年,央视《新闻联播》,播出了国务院举行国庆招待会的画面,徐才厚身穿上将军服,出现在屏幕上,这时的他,已是满头白发了。三个月后,2014年1月20日,徐才厚又一次露脸,他陪同习近平,出席慰问驻京部队老干部迎新春文艺演出。此时,外界普遍认为,徐才厚可能已平安软着陆了。
而今年4月,在福州军区原副政治委员王直遗体告别仪式的报道中,没出现徐才厚的名字,因此,又引发外界疑虑。之后,徐才厚再次“露面”,已是6月30日,他的身份瞬间转变为:近几年来,军队贪腐被查的最高级别官员了。
那么,从上面的信息看,不难得出结论,拿下徐才厚的时间跨度达一年多,(其实,多年前,已有传说徐涉嫌贪污),且显得很纠结,无非有两个原因。一是中央对此案的有序安排。这就像讲一个故事,总有开头,过程和结尾。要掌控得合理,到位,好看。况且,作为案件,中间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工作复杂,时间拉长,也不足为怪。二是中央对徐才厚的定性遇到了阻力。这阻力来自于“利益堡垒”和“裙带关系”。徐才厚由人变虎、由虎变大老虎,官职步步高升,成为手握重权的官员,是个漫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其背后一定不断有“大树”在罩着他,推波助澜,鼎力相助,而且权势一定大于徐才厚。如果徐才厚“出事”了,必然会波及这些“大树”,由此,博弈自然就产生了。可见,由于双向在博弈,较隐性,时间拉长了,也情有可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