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的《粮食亩产会有多少?》的文章,毛泽东主席是看过的。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老同志写的《给毛泽东的三次上书》一文中记载:1958年11月武昌会议期间,他应邀去东湖招待所毛泽东的住处交谈。“我特意问他,你是在农村长大的,长期在农村生活过,怎么能相信一亩地能打上万斤,几万斤粮?他说看了钱学森写的文章,相信科学家的话。原来1958年农业放高产卫星时,钱学森在《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文章,说太阳能如果利用了多少,科学论证,一亩地可打几万斤粮。钱的文章对毛固然起了作用,当时我心里想,一个自己种过地对农业如此熟悉的人,恐怕主要还在欣赏群众的冲天干劲,也相信这种积极性或许能创造奇迹,不想给这种‘热情’泼冷水,因而对高产‘卫星’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吧。说受钱文影响,是否有点推卸责任呢。
”责任当然主要在最高领导人身上。但不管怎么说,钱文为放“高产卫星”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实,钱先生早在《中国青年报》文章之前,已经公开发表了这个“创新”观点。1958年4月29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头条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的名义发表钱先生的文章《发挥集体智慧是唯一好办法》。文中有一段文字谈到“我觉得科学的跃进要乘风破浪,这是完全可能的”。他说,“既如此,我们就应该把眼光放远些”。接着,他以农业为例,说:“从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提出来以后,全国农业合作社的社员们生产情绪高涨。尤其在去冬以来,在党的领导下,真是排山倒海。……在科学研究方面应作好准备,到时候我们就能跟得上去。在这一点上,我是外行。作为一个搞力学的人来说,不免总是从能量方面来考虑。最近我算过这么一个粗浅的账,就是地球上一个单位面积上,受太阳的能有多少。假设我们说,一天太阳光照在地面上,只照八小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八小时太阳光照上去,如果我们只计算1%的能用来转变为植物有效利用的能,这个能把水和二氧化碳转变为淀粉,那么就可以在一亩面积上年产约八千市斤的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