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周日)《消除歧视,抗击艾滋病》
嘉宾:李冬莉--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李冬莉博士。研究方向:艾滋病,妇女。
主持人: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今天的话题是消除歧视,抗击艾滋病,嘉宾是中国人口信息研究中心的李冬莉博士。
李冬莉: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太快了,好像很多大学生,好像有很多人很体面,好像很多人都觉得挺不错的,但是实际上,内心深处,当然也不排除我自己在外,我们内心深处可能还有一些没有跟上时代的地方,比如说我们对艾滋病的恐惧,我们对艾滋病的这种内心深处的那种忌讳,我们的偏见。当然了,会过头来,我们还有好的一面,就是我们人性里,我们共同的对我们社会的责任感,我们要用我们的责任感一起来感染、鼓舞、启发所有人的良知,来消除一切不正确的想法。这样才是最后能够战胜艾滋病的基础。这个是理性,我们这个社会毕竟是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在这个社会,是封闭的,一个小的社区,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就在一小块的土地上,而且在那个时候,只有很少的人能够接受教育,绝大多数人都是蒙昧的,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确实有一些偏见,就是人生来是等级,有高低贵贱的,这些就形成了社会歧视的一种土壤,就是说,现在的人权的观念,到目前为止只能说是部分的在我们的人民中间是被接受了,还有相当多的人还是有很多的传统的不正确的观念,因为你想想,社会等级尊卑,这都是封建社会的意识,像儒家里的上下尊卑、等级贵贱,只有在现代社会里才推崇人生而平等的,可是这样的观念,从法国大革命到今天,一共也就是200年多一点,可是我们的这种封建的,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的观念是根深蒂固,在我们中国,在我们儒家文化里,这种对艾滋病人的歧视的观念,在很多人来讲可能是非常自然和正常的,要不然怎么解释社会上好像很普遍的,很多人收养孩子,可能愿意收养一般的小孩,可能就不太愿意收养艾滋病孤儿,就是说这种现象也是挺普遍的。
艾滋病感染者这个受歧视悲惨的例子特别多。我在艾滋村做调查的时候,他们村里就告诉我,他们村里有一个人,我去蹲点的村有一个人自杀,当时也没有做检测,就是农民,到最后症状大家都看着像,他自己也觉得害怕,结果有一天早上醒来,到井边上打水,别人就不让他打,我们知道打水不会感染,你怎么打水,也不会跟井有艾滋病感染的关系,当然,那个时候,农民可能也不是很清楚这些传播途径,就不让他打水,这个人在农村这样的社会里,可能人和人的关系更近,什么亲戚朋友,祖祖辈辈都在一起的,我跟你们大家都挺好的,我规规矩矩的做人,你们不让我打水,他是做豆腐的,回去就把自己累死了,就这样的故事挺多的。我就觉得,可能从这个意义上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