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的支持单位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也给了记者不少相关文献的查阅建议。譬如,在经济特区建设方面,他们建议参考由原市委党史研究室、厦门市档案局联合编纂的《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因为该书堪称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史料百科全书。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还向本报赠予尚未出版的内部资料《厦门改革开放40年重大事件纪实》(上下册),里面载录了厦门改革开放以来的城市发展规划、重大片区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内容,是十分宝贵的参考资料。
记者辗转联系亲历者 深入街区开展蹲点调研
寻访时代足音,找到亲历者、见证者是关键。负责杏林老工业区报道的记者詹文和黄雪燕辗转联系上曾先后担任原厦门纺织厂党委书记、原杏林区委书记、集美区委书记的郑德发。从只有几家国营商店限量供应到允许小商贩摆摊,从满是泥土陡坡的单行道整改为双车道的柏油马路,郑老是杏林老工业区变迁的亲历者。
负责厦港片区报道的记者吴晓菁和陈雅真联系上厦港街道的一线工作人员,收集到《思明文史资料第八辑厦港记忆》、《沙坡尾的“101种可能”》等书籍资料,对厦门港的渔民故事、渔业船厂发展以及沙坡尾避风坞改造进行蹲点调研。她们还联系上朝宗宫主持秘书林坤山,朝宗宫的史料也将成为寻访调研该片区的拼图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