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电光刘’家族对技术的待遇特别优厚。一开始,我父亲除了月薪80银元,每月还有30银元的伙食补助,吃饭都是在仓山区一家高档菜馆包餐,每天有专门雇用的黄包车从公司送他去吃饭。那时留下的照片上,我父亲一身西装革履,年轻帅气,可算是当时福州街头的一抹风景。
“我父亲说,‘电光刘’对他这样的知识分子非常尊重,每次他去刘家拜访,刘家主人都会端上一碗热气腾腾的鸡汤线面,一是作为招待贵宾的礼节,二是透出一种亲热。”
晚年:笔耕不辍 梳理城史写碑文
“解放后,我父亲还是干电话通讯。东街口邮电大楼的通讯电缆铺设,他就参与了。当时,那可是福州的最高建筑。1983年,父亲退休了,他和同事们一起整理200多万字的福州文史资料,一直干到了1996年。
“1995年时,刘氏家族的后人想为家族写篇碑文,对执笔人提了不少要求:在社会上有一定地位、和刘家企业有一定关系、刘家信得过、高龄而提得起笔杆子的人。找来找去,只有我父亲符合条件。后来,父亲为这块‘刘氏传略碑’写了碑文,这块碑至今还立在福州城北的刘氏墓群旁。
“这本相册,我父亲非常珍爱,是他仅有一份的‘宝贝’。他在世时,经常翻开相册和我们回忆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