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德玛的蒙古族长调民歌《北边的山梁》、潘萨银花与小黄侗歌队合唱的侗族大歌《蝉之歌》和《祖公落寨》、牛玉亮展示的口技绝活《绿水春山·百鸟争鸣》、秦梦雨和徒弟的昌黎地秧歌、90岁高龄的沈少三让徒弟们展示的撂石锁武术功力……近日,在国图举办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推介会上,几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表演令人拍手叫绝,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感染着现场观众。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国之瑰宝。传承人所承载的技艺、经验、文化记忆与教学能力,是非遗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内容与动力来源。但由于传承人的这种核心性与不可取代性,加之普遍年事已高,部分非遗项目仍存在“人在艺在,人亡艺绝”的情况。截至目前,3068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已有超过400位离开了我们,因此,用抢救性记录工作验收专家委员会主任张庆善的话说,抢救非遗就是“与时间赛跑”。
2015年,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全面启动,资料收集与影像记录并举,对传承人进行口述史、实践、教学的全方位记录,对已有文献进行收集,建立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进行公共传播。国家图书馆中国
记忆项目中心受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委托,作为学术咨询和验收机构,于2018年5月完成了首批抢救性记录项目的验收工作,最终有227个项目通过了专家评审,其中25个被评选为优秀项目并在此次推介会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