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钻交所项目,市里原来的想法是“两条腿走路”:先建立钻石交易所,同时把钻石加工业搞起来,形成钻石产业链。所以,钻石交易所作为整个钻石产业的连接点,可掌握和驱动整个钻石产业链的发展。当时我分管全市制造业,就考虑在陆家嘴开发区和龙华地区各设立一个加工区。那时候国内的人力成本每月才1500元人民币,同时期在国外的人力成本是每月1500美元,我们当时的判断是,在国内搞钻石加工业还是有优势的。我还与浦东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胡炜同志共同为陆家嘴钻石加工区成立揭牌。
陆家嘴钻石加工区当时已经有了规划,占地4万多平方米,其中3万多平方米属于完全独立区域,已建成标准工业厂房二幢:占地近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76万平方米。在龙华地区设加工区,是因为老凤祥所属的钻石加工厂在那儿一直都有钻石加工业务。我曾经多次去加工区实地调研、考察过。
上海钻交所成立后,由于土地、租金、人力成本不断上涨,加上外省市以及印度等其他国家钻石加工业的迅速发展,形成了更有竞争力的价格优势,陆家嘴钻石加工区没有搞下去。龙华加工区虽然今天还在延续,但钻石磨钻加工由于成本不断上升而缺乏后劲,上海也基本退出了。幸运的是,设在龙华加工区里的老凤祥钻石加工中心(原上海钻石厂前身)和老凤祥首饰镶嵌厂,由于钻交所的建立和税收优惠促进了企业自身改造和提升,近十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年销售钻石饰品40多亿元,利润4亿元之多,年销售钻石(裸钻)50多万克拉,成为行业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