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一词最早出现于宋代
《梦粱录》记载:“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
“腊八节”最主要的活动之一是煮粥、喝粥,据说这与释迦牟尼成道的经历有直接关系。相传,释迦牟尼在成佛之前苦行修炼时一度饿昏倒地,有一位好心的牧女把她所带的杂粮加上采摘的野果煮成稀粥,喂他喝下。释迦牟尼恢复了体力,在菩提树下静坐悟道,在十二月初八这天得道成佛。
释迦牟尼成道日,从此被定为佛教重要的“浴佛节”。于是,每到这天,僧人便要诵经祭佛,并仿效牧女的做法,以米、豆加果实煮粥,敬献佛祖。
最早的“腊八粥”一词就源于宋朝的腊八节。《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条记载:腊八这天,“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亦设红糟,以麸乳诸果笋芋为之,供僧,或馈送檀施、贵宅等家。”
从《梦粱录》所记来看,“腊八粥”这一名词确实出自寺庙。但就粥本身来看,与朝廷入腊日赐食的制度有关,浴佛节煮粥与中国腊日煮粥,应该是一种巧合。
其实,早在上古时,寒冬腊月已有喝粥的风俗。《梦粱录》记载,在南宋,腊月不只有初八的“腊八粥”,还有二十五日的“人口粥”(也叫“口数粥”):“士庶家煮赤豆粥祀食神,名曰‘人口粥’。”南宋文人范成大在《村田乐府序》中对人口粥作过解释:“二十五日,煮赤豆作糜,暮夜阖家同飨,云能辟瘟气。虽远出未归者,亦留贮口分,至襁褓小儿及僮仆皆预,故名口数粥。”原来,古人喝粥还有避瘟疫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