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入小学生的课本,当属用语言描绘桂林山水的经典之作。不难看出,经典之作也无法告诉我们桂林山水的全貌,也只能采用比喻的手法,以作者看到桂林山水时的感受来告诉你桂林山水的美。当你真正置身桂林山水之间的时候,你会说:桂林山水的美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桂林的山绝不止于奇、秀、险,奇也不止于“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还有像雄鸡的呢!即使没亲临桂林,我们通过一张桂林山水的图片,对桂林山水的感知也比读这文章要完整、真切得多。
一篇进入小学生课本的文章尚不能完整的描绘桂林山水,不是文章的作者语言应用技巧不高超,也不是作者观察不仔细;而是因为语言本身只是对客体进行笼统的描述,将笼统的程度缩小可以不断逼近完整描述,却不可能真正完整描述。
我们常说叶子是绿色的,天是蓝色的。其实,将颜色定义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也只是对颜色的笼统描述。千万别以为颜色就真的只有七种,以红为例,可分为鲜红、粉红、朱红、暗红甚至更细。光谱实际上是连续的,可见光的波长在约380nm至740nm之间,光谱上的任意一点都是独一无二的颜色。同样,将雨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也只是对雨量的笼统的描述。每一次下雨的雨量大多不一样,都是大雨,雨量也会相差很大。
用语言来描述客体,相当于数据通信中的脉冲编码调制,即把一个时间连续、取值连续的模拟信号变换成时间离散、取值离散的数字信号后在信道中传输。脉冲编码调制就是对模拟信号先抽样,再对样值幅度量化,编码的过程。无论编码调制技术多先进,都只是逼近真实——抑或让人们在用电话通话时感觉真实。
孩子在不会说话之前,眼睛看到的颜色丰富多彩,每一张叶子的颜色都不一样;孩子学会说话后,知道了颜色有七种,当你问她树叶是什么颜色时,他会选择七色中的绿色来描述,他对颜色的感知就不再那么丰富而细腻。孩子不会说话之前,每一次下雨的感受也不一样;学会说话后,知道今天下的是暴雨,对雨的感受简单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