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洞越来越大》性侵犯是源于施暴者对于控制和支配权力的渴望。
二、寒蝉效应
性侵案取证困难,受害者本身有很强的性羞耻感,绝大多数人受害会保持缄默。
寒蝉效应是一个法律用语,或专指人民因恐惧于遭受国家刑罚,或是无力承受所必将面对的预期损耗,就不敢发表言论,如同蝉在寒冷天气中噤声一般,必将放弃行使其正当权利。
很多人就是害怕不能毕业,影响就业,前途,以及声誉等,所以宁愿放弃维权,选择沉默。而旁观者也害怕牵连到自己,也一起沉默着。
于是,恶性循环,受害者层出不穷。
高校潜规则对受害人的伤害无疑是巨大的,更多的是绝望,无力挣脱权利的绑架,无人诉说,恐惧笼罩,被污名化。
她们轻则抑郁,重则自杀。
有些人还会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被害者对犯罪者产生情感,反过来帮助犯罪者,对他有好感,依赖心。
认知失调后,强迫自己爱上犯罪者,一如当年的房思琪。
经过不断强化报道,孩子性侵事件获得了高关注,我们很欣慰全社会对孩子的性教育意识在增强,孩子将会受到越来越全面的保护。
但,这还不够,目前社会对高校的性侵事件关注度并不多。
很多情况下,她们依然孤立无援,在黑暗中不敢发声。
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对高校性侵事件给予更多关注,国家应该将防治性骚扰纳入高等教育领域的规范,学校不应该成为学生噩梦开始的地方。
有关部门应构建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完善投诉检举平台,有责必究,重新制衡导师的权利,杜绝一言堂,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
学生和老师是上下级的师生关系,但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法律也是平等的,触犯法律,必将严惩。
社会应该给到弱者这样的底气,让她们敢于反抗,敢于发声。
不要让受害者的呐喊沉默没有回响,不要让浙大女博士的悲剧再一次重演,不要让学生孤立无援。
我们鼓励受害者拒绝沉默,旁观者打破沉默,期待有一天,校园潜规则的毒瘤可以彻底拔除,让校园败类无所遁形,把干净的学校还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