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爬叉,很多人都搞不清楚是什么东西,更联想不到是一种可食用的昆虫。那么,爬叉是什么东西?爬叉是怎么形成的?
爬叉是什么东西
中文学名:金蝉
别称:爬叉、嘟拉龟、嘟老的、爬蚱
纲:昆虫
爬叉是怎么形成的
蝉猴的河南、河北中南部以及鲁西南方言叫法。由于蝉面临蜕变的幼虫(又称为若虫)蝉猴善于攀爬,故在鲁西南的泰安东平一带以爬叉称呼之,河南称之为爬叉猴。,豫西巩义嵩县洛阳一带也叫“马知了(马几了)”。“爬叉”为地方口音误传所致,实为“爬蚱(pa:zha)”,一般指蚱蝉未脱壳的幼虫。
什么时候捉的爬叉多
老一辈的人都说初伏至立秋捉爬叉最好,不会生虫,另外7点至12是爬叉出洞的时候,最后最好在杨树林、桃树林、等成片的地方爬叉最多。
在炎热夏季的傍晚,正是知了猴要出动的时候,这时,早早的吃完了晚饭,拿着预备好的手电筒和装知了猴的瓶子向着小树林进发。
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的时候,知了猴是藏在洞里的,它从地底通过长长的地道升上来,挖出一个接近地面的竖井,用前爪扒开一个小孔以窥视天气。这时需要用手指或小木棍把洞捅开,然后把知了猴拿出来就可以了。
天一黑,知了猴纷纷破土而出,直奔最近的树而来,这是一天里捕捉它的好时候。 晚上八九点钟是在树上摸知了猴的最佳时机。知了猴沿着树干缓慢地向上爬,这时赶紧拿手电筒照吧。
一晚上收获颇丰,既有知了猴,又有变成知了的。抓到的知了猴既可以卖也可以做成一道菜,一般用油炸就可以了,非常的美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