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我国西南地区还可以看到这样的建筑。对先民来说,猪是极具经济价值的财产,所以用房下的猪代表家庭。
左图是河姆渡博物馆复原的干栏式建筑,可以看出当时的建筑样式,房屋下面可养猪。右图的陶猪出土于河姆渡遗址,可以看出当时的猪刚刚被驯化,还基本是野猪的形象,与甲骨文的象形一致。
但这种干栏式建筑通常在潮湿的南方,在中原地区,还是半穴居建筑居多。而甲骨文,发现于中原地区。
有人说是祭祀。日本汉学家白川静认为这些动物不是养在屋下,而是埋在地下。但不是猪 ,而是狗:“家乃祭祀先祖的神圣建筑物,即祖庙。此类建筑物开工之前,要先埋入牺牲,以免土地神发怒,此谓‘镇地祭’。古人的住居围绕祖庙搭建,家逐渐演变为住家、家屋。”
白川静之所以认为家这个字形宝盖下面是犬而不是猪,是因为根据考古发现,大型宗庙建筑的.确要用犬祭祀,不仅犬,殷墟遗址发现,还有牛羊,更有人,但还真没有猪。
可这个字形明明是猪的象形 ,不是犬啊。
而且,怎么解释这是一头公猪呢?
有人这样解释,说母系氏族社会实行族外婚,外族来的男子只在女人家过一夜就离开,生下来的孩子由母亲和舅舅抚养,云南纳西族的走婚还保留了这样的风俗。
原始部落家养的母猪常常遭到外面野猪的侵,生下一窝小猪,于是先民把这种现象与走婚联系起来,创造了房子下面一头公猪的“家”字。
学者研究最大的问题是脱离实际。野猪光顾人类猪圈,属于偶发事件,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否则留着被拱开的缺口,家里的猪还不都跑光了。
究竟这个”家”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家是定居的象征
猪和狗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动物。石器时代,采集和游猎居无定所,农业使人们有可能定居下来。定居,是人类伟大的进化,也是当时人们优越感的源头。定居代表进步,文明。
猪是杂食动物,什么都能吃,也不需要专门放牧,猪圈都紧挨着人的住宅,所以养猪意味着定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