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车臣的人
说完车臣的位置,就要说说这里的“车臣人”了。苏联解体前,车臣人并不是很出名,他只是俄罗斯近二百个民族中的一个;苏联解体后,由于闹独立,车臣人出名了,他们“打仗不怕死、方法无底线、有仇必须报、信仰大如天
”的个性,通过几次车臣战争和独狼式的行动展现无遗。
要了解车臣人,必须知道他们这么几个特点:1、地理位置的特殊,让他们自古就好斗;2、他们是穆斯林,与周边格格不入;3、他们有独特的文化和传统;4、他们也有比较悲催的历史和经历。
因为车臣在高加索山区,这里的地理环境恶劣,只适合种点小麦、放些羊群,所以到现在这里的特产都是小麦和羊肉、奶酪等;随着各色人种来往的增多,这里的土著和阿兰人、突阙人混血,形成了现在的“车臣人”。
阿兰人是黑海东北部和西伯利亚西南部的游牧民族,充满了战斗精神;突阙人更是中亚自古以来的战斗民族,他们的特点在车臣人身上保留了下来。
地理位置重要,必然是商贾云集之所、兵家必争之地,所以,在古代战乱年代,闲不住的车臣人在山区过着“忙时放牧种地、闲时绑架抢劫”的日子。蒙古统治沙俄时期,这里是金帐汗国的地盘;金帐汗国灭亡后,车臣被波斯帝国占领;奥斯曼帝国崛起后,车臣又被奥斯曼帝国兼并。
总之,这里一直被不同的强权统治着。车臣人从奥斯曼帝国时期就信仰伊斯兰教,属于逊尼派,他们说自己是一个叫“阿里”的先知的后裔;而周边的信仰基督教的地区与他们格格不入,经常爆发冲突,结下仇怨。
血液里的好斗基因、宗教里的“血亲复仇”传统、经常爆发的冲突战乱,让这里一直仇杀不断,很多男性在战斗中死去,留下仇恨传给下一代,造成“女多男少”的局面;所以这里一直实行“收婚制”,现在还是“一夫多妻”制。男人可以把那些失去丈夫的女人收为自己的妻子,当然,为女人死去的丈夫复仇的任务也就一并收着了。收的妻子越多,复仇的任务就越重,死去概率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