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庞涓和孙膑的故事:孙膑天资聪颖,能融会贯通且悟性极高,而同为鬼谷子弟子的庞涓虽然也是一个聪明人,但对于鬼谷子传授的兵法却经常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这也是庞涓在日后与孙膑对垒中总是处于下风的原因。
2、庞涓出仕魏国,效力于魏惠王,是魏国的大将,因为心中忌惮孙膑的才能,于是将身在齐国的孙膑请到魏国,欲将其陷害。
3、魏惠王自然很赏识孙膑,更何况还是魏国大将庞涓推荐的人物,于是厚待孙膑,将其封为副将。可是背后庞涓却在魏惠王面前说孙膑怀有二心,认为其身在魏国心在齐国,并且设下圈套让全无察觉的孙膑误入其中,最后被施以膑刑,剐其膝盖骨又在脸上刺字,将他打入牢中,想让孙膑与世隔绝,彻底掩盖他的才能,为自己今后的仕途铺平道路。
4、两人不同命运和背后的国运,在《大秦帝国(全新插图珍藏版)》中有明确阐释。
5、庞涓和孙膑俩人的关系师傅是谁?庞涓、孙膑本都是鬼谷子门下弟子。庞涓是弟,孙膑为兄。当时庞涓听闻魏王以优厚条件招贤纳士,便下山投奔魏国,并依靠自己的才干赢得魏王器重。之后孙膑被墨翟举荐,也投奔魏王。庞涓知道孙膑才干高过自己,怕有朝一日被取代,于是设计陷害孙膑。因为孙膑是齐国人,便在魏王和孙膑之间挑拨离间,让魏王误以为孙暗通齐国,下令对他施行刖刑,砍掉膝盖。之后残废的孙膑被齐国请去,最终在围魏救韩中,杀掉了庞涓。
6、其实庞涓排挤优才的把戏不是第一次施展了。早在卫鞅入秦前,在魏国谋职期间,庞涓就因为老丞相临终托付魏王重用卫鞅,称他是“扭转乾坤之大才”而心生妒意,三番五次乔装试探,想让卫鞅为己所用,却又必须将之打压在自己安全的势力范围内,永无出头可能。见识过人的卫鞅就发现庞涓缺乏“成大事的器局和大德大谋”“庞涓可以为将为帅,但不可为相总国。”
7、庞涓的嫉贤妒能是魏国的缩影。战国时期,魏国曾开文明风气之先,有识之士纷纷以去魏国求学游历为荣耀。安邑、大梁两座都城,曾先后成为天下人才最为集中的风华圣地,鲜有名士大家不游学魏国而能开阔眼界者。为此,魏国若想搜求人才,可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魏国在战国时期流失了大量的人才,以下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都与魏国失之交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