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长年的惰性使然,加之最初的吊庄工作基础不配套。从山区过来的几批吊庄移民,面对“风吹石头跑、沙子眯眼眼”的贺兰山东麓吊庄移民点,许多过来的农民吃不了“苦”,受不了“罪”,于是不顾一切的跑回老家去。
对于这一情况,昨天播出的《山海情》前2集,都有真实的反映。当然,毕竟是一部电视剧,其中也有些艺术夸大的成分,但基本情况属实。
希望大家关注此剧,一方面欣赏剧中这些老戏骨的本色表演;一方面了解一下宁夏山区农民的渐进史,这样你会更加珍惜当下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我家也是搬迁户,大概92年的事了。就是,从偏远的山沟沟里搬到村镇上。山沟沟里,有山有水有田有地,但是不通车,不通电,交通靠走,安全靠狗。村镇上,土地少,但是有水有电,还有大永久自行车。
因为刚好,大伯是扶贫办的,我爸就积极响应号召,第一个同意搬迁,被骂忘本,还有人晚上来敲门,砸东西。
很多人不愿意搬,有些老人甚至吃药威胁。全村40多户,最后搬了20多户。没搬的那些可高兴了,白得房屋良田。搬走的要辛苦些,国家虽然有补助,但是大部分都是靠自己。
现在已经定居的我们,跟着国家的步伐,上学,结婚,工作,孩子也上了好的学校,楼房,轿车,生活得以改善。但是,老家那边,虽然已经通车通电了,也有了代步的摩托车,可也只能靠天收,依旧清贫落后,除了地里,没有任何收入。同村的很多人都后悔当初没有积极响应,甚至去求过政府,但都晚了。
吊庄一词最早出现的时候是80年代底到90年代初。和现在的移民搬迁不一样,如当年的隆湖吊庄,他是有原平罗县农场整体移交给隆德县,隆德县组织搬迁管理的一种模式。他虽然是在平罗县的管辖范围内,但是从人事,管理都属于隆德县领导,相当于隆德县的一个乡镇,故称“吊庄”。主要解决不愿意搬,搬来了留不住的一种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