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一旦红了有了知名度却不懂饭圈那些套路的话,就容易反过来被那些深谙套路的人打的满地找牙。到了那时候,只能被迫学着接受并适应他的规则。那既然迟早都要接受,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把所有的规矩都弄明白搞清楚呢?趁着他还不红、趁着他还十八线、趁着还没有那么多人盯着他盯着他的饭圈。 有些人说我就是不喜欢饭圈就是喜欢某某明星但不想混圈可以吗?可以。超话偶尔签个到,微博刷刷美图,逛逛专组,佛系追星当然可以。
从生涯发展的思维来看,很多东西没有非此即彼的答案,更多的去看选项背后个人的需求,当你问问自己“混饭圈”的目的是什么,满足自己什么样的期待时,你就会豁然开朗,你就不会纠结于应不应该的选项了,同时你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可以满足自己的期待。
跨过选项看本质,找到自己内心的需求,一切就清晰起来了
如果身边有朋友和你一起追星,追同一个人,都不混饭圈,我觉得是最好的模式。
饭圈文化完全是韩国那边传来的糟粕:
应援。粉丝集资几万,几十万给偶像的一场活动撑场面,买广告位。生日应援更是花钱如流水,要攀比谁家做的更“大气”。
撕❌。这个是最讨厌的部分,网络上,尤其微博,一些粉丝一言不合就骂明星,明星的家人,甚至人肉对方粉丝。一些年纪小的孩子被洗脑,觉得这是正常的,这是保护自家爱豆。
冲销量:重复购买明星的杂志,专辑,代言产品,营造出这个明星很红,她的产品供不应求,买的人很多的假象。这种行为往大了说是浪费社会资源,往小了说,现在很多追星族都是初中生,高中生,没有自己的收入来源,这会扭曲他们的消费观念。
之前有新闻报道说一个女孩为了给爱豆过生日背着家里借款十几万,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
圈子可以理解为“群”,饭圈就是吃饭群。群是人组成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群成员在群里交换信息和资源,分享想分享的,收集所需要的,同时把自己装扮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即使本色出演也是自己选择的样子,每个人即是演员也是观众,在群活动中一知不觉应用自己所能理解的语言艺术和表演艺术。
与群活动相比,饭圈活动的科目一样都不少,又增加了服饰、表情、眼神、肢体语言等细节,信息带宽大大增加,不仅信息互动变得复杂,还加入了做东埋单、菜品酒水的考量,把饭圈说成文化并不为过。
吃饭是由饥饿这种生理机制驱动的,人要吃饭,四条腿的动物要吃饭,百足之虫也吃饭。吃饭是本能,并不需要精神活动去启动和维持,所以吃饭不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