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不是独子,他们家很热闹,前前后后一共生下了7个孩子,这个家庭的生活压力可想而知。这个九口之家的日常生活,就成了母亲程远昭的头等大事。他有很多中国优秀女性的特质,比如勤劳,耐苦,慈爱不服输,这些优点也影响了幼年的任正非。
他们家的工资很低,基本难以维持生活,经常要去借钱才能度日,和给孩子们交学费。在他们家实行分餐制,以求家中没有人被饿死,而母亲程远昭总是把自己的口粮,让给孩子们。那段时间,任正非的最大愿望不是读书,而是吃一个白面馒头。后来直到他高考之前,吃一个白面馒头,都是一个未达成的愿望。
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之下,1963年19岁的任正非还是考上了大学。以中上的成绩进入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这时候他的梦想就是好好学习,以后进入工作单位,赚工资补贴家用。但是人算不如天算,任正非这辈子注定是年轻的时候多灾多难。大学刚念了3年,全国浩劫就开始了。知识分子一下被扣上了臭老九的帽子。他的父亲任木生身陷囹圄,还被推到大街上游行,而母亲怕影响任正非的学习,对家里的变故只字不提。也正因为此任正非才能安心学习。直到1967年,任正非才从一个老乡口里得知了父亲的遭遇。于是他决定马上回家,此时他们家已经无以为继了,6个弟弟妹妹也要出门打工维持生计,母亲程远昭成为了家里的主力。他去挖沙子,抬土方做男工的重体力劳动。由于身体透支,听力受损,还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这时候的任正非几乎精神崩溃,但此时受尽折磨的父亲反而去安慰他,给他勇气,任木生拒绝了任正非回家照顾父母的请求,让他返回重庆,完成学业。
并把自己唯一的皮鞋给了他。后来任正非每每想到这些,都感到无比自责。他不能想象,父亲把皮鞋给了他,还怎么在泥地里去做苦工。
后来,知识改变命运成了任正非唯一的信仰。他当时读的最多的一部书就是毛选,还特别喜欢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这些军事智慧,从小就在他脑海中成型。总算熬到了大学毕业,任正非算是年轻人中比较出色的,他理工基础扎实,还掌握外语,本来有机会迎来分配工作的机会,但他毅然决然的入伍参军。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当年那个年代,当兵是最好的选择。起码可以吃的饱饭,而且还有稳定的津贴可以拿,生活也没有成本。所以当兵是很多青年的首选。
但是摆在任正非面前的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政审,因为他父亲的原因,让他不通过的风险很大。但是万幸的是,审核方没有给出异议。这才圆了任正非的军旅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