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北魏时期,有一支鲜卑族 出身的人姓侯莫陈,在魏孝文帝汉化运动中被改姓陈,从而使陈姓又有了一个新的来源;唐朝初年,原丘 兹王的后裔帛(白)永贵入仕内地,因姓氏罕见怕受歧视,也改姓汉族大姓陈,此后也以陈姓知名,史称 陈永贵。他有孙名令英,史书也称陈令英。唐末,浙江宁海人曹宪来入赘陈家,子孙也改姓陈。明初,明 太祖赐西域胡人某为陈姓,其孙陈友,后来官至右都督,爵封武平伯。明成祖时,灭安南国黎朝,黎王之 子澄改名陈澄,仕明官至工部尚书,了孙也以陈为姓。上述几支,尽管人数和影响远不及陈胡公满之后, 但也都是当今陈姓的重要组成部分。
陈姓在发展中,由于居住地和支派不同,形成了颍川、江州、汝南、下邳、广陵、河南等几大郡望, 以及德星、德聚、绳武等著名堂号。在文化上,陈姓历来有"太丘德望,颍水渊源"、"读孔璋之檄,岩 岩经国文章;卧元龙之楼,耿耿济时伟略"等专用楹联,以及大量的家谱族谱、宗规祠约等特色文化。至 于其名人,从秦朝末年揭杆把秦的陈胜到灭梁建国的陈霸先,都曾是具有一国之尊的帝王;从汉相陈平到 太丘长陈寔、盐铁使陈恕、宋朝宰相陈尧叟、陈尧佐等都是誉满天下的名臣;从汉代射声较尉陈汤到南朝 太尉显达、"开漳圣王"陈元光等都是勇谋兼备的将帅之才;从晋代史学家陈寿到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唐 僧陈袆(玄奘)、宋儒陈彭年、道学家陈抟、文坛怪杰陈师道、画家陈洪绶、学者陈寅恪等人都是各有成 就的殷殷学子;从宋代大学生领袖陈东到革命党人陈其美、"警世钟"陈天华等都是忧国忧民的爱国志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