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熊胆研制近30年无法获批。活熊取胆的替代品“人工熊胆”的研制已持续将近三十年。和人工熊胆一起陆续进入研究的人工麝香、人工牛黄、人工虎骨,上世纪90年代末都纷纷投产,但人工熊胆一直未能获批。药监局新闻处工作人员这样“劝告”记者:人工熊胆粉审批涉及利益太多,最好不要关注。(2月19日《中国新闻周刊》)
最近,归真堂上市事件再次引爆坊间反对“活熊取胆”的呼声。原来,“活熊取胆”并非不可替代,人工熊胆研制已经进行了近30年,只是无法获批而已。这项“利人利熊”的科研成果为何一直未能获批?“人工熊胆粉审批”到底涉及到哪些利益?药监局的工作人员没有明说,我们只好根据公开的资料来进行推测。
首先,当然会涉及到靠“活熊取胆”牟利的企业的利益。1990年卫生部药政管理局的审批结论中虽然也承认人工熊胆“在质量标准、长期独行等方面均已符合药审要求,该品由人工合成制备比人工引流熊胆粉不影响生态平衡”,但还是表示“目前引流熊胆产量已暂满足药材所需,也请开发时综合考虑”。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药监局不批“人工熊胆”是在给“活熊取胆”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