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余个指标观测点的数据是基于质量基础上的数量指标,即采集金字塔顶端的数据对大学进行择优排序。“塔尖数据”(Top Data)主要来自于官方公布的权威数据,如国家科技部与教育部等公布的数据、业界公认的标准数据,如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和NI(自然指数)等数据、第三方验证的开源数据,如诺贝尔科技奖获得者和邵逸夫奖等数据。
四、评价指标体系
5个元指标、15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30个三级指标与300余个四级指标观测点,如“教学水平”指标包括教改项目、教材项目、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奖等观测点。人才培养的权重最大为0.40、科技研发次之为0.35、社会服务为0.10、文化引领为0.07、国际声誉为0.08,其中研究型大学、专业型大学、应用型大学和技职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权重分别是0.35、0.50、0.50、0.60,科技研发权重分别为0.35、0.20、0.20、0.10,社会服务权重分别为0.10、0.15、0.20、0.25,文化引领权重分别为,0.10、0.08、0.05、0.02,国际影响权重分别为0.10、0.07、0.05、0.03。
![2020年度140所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绩效中期评估结果](https://imgs.tuj8.net/upload/2022/2022091517/578293010.jpg)
五、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