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韩寒犯了跟郭敬明起步阶段的电影一样的大毛病,文字大于影像。职业作家专场电影圈做戏,可能会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无法摆脱自身的文字想象力远远大于镜头语言想象力的问题。所以,在《后会无期》中,我们能看到的,不是有价值与有趣味的镜头桥段来推进故事发展,而是韩式风格的对白台词在做强弩之末。韩寒还是在拿自己的文字讲故事,虽然这次的故事搭配上了成色很差的PPT图片。
在这场文字大于影像的视觉混搭面前,韩寒亦并未恰如其分的思考生活或者是其试图思考的生命的价值本体问题。欧洲有句古话,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换一个,韩寒一思考,稍微有点哲学智力的读书人也都会发笑。韩寒依旧拿一个青春期孩子的痛苦再说事儿,人生迷惘,人世充满不信任,人类的追求是否可笑等等。这些正在转入成年的孩子苦闷的东西,被韩寒发酵的十分充分,却只能在发酵的酵母菌中做痛苦地表情,而无法实现思考上的质的飞跃。与其说韩寒在思考,不如说韩寒在撩拨自己的那么一点不成熟的小愁苦罢了。
以犀利出道的韩寒,并未从青春期的叛逆走入中年期的沉稳思考,甚至也没有借着那种叛逆来一种对现实主义的直面,比如贾樟柯的一些作品,他误入了什么歧途呢?他误入了自我意淫思想的歧途,在这个路径上,以为抒发一下自己的小愁苦就文艺青年了一般。实际上,文艺青年四个字,正是让韩寒式的这种无头脑的思考给玷污掉的。
韩寒在《后会无期》中根本没有学会如何讲通顺一个电影故事,当然,如果我们认为电影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的话。他太迷恋于自己的文字,与文字生发出来的自然景观。在该部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海,看到公路,看到戈壁等等,这些看似粗粝的东西,不过是韩寒试图给自己文字的不成熟贴上一个苍老稳重的标签罢了。这种贴标签的做法,与郭敬明拿富丽堂皇的服化道给自己贴金有什么两样吗?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