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方法是很有些智慧的,但建文帝没有采纳,这并非说建文帝愚蠢,这个几乎没啥缺点的削藩方法其实不适合大明帝国严峻的局势,高巍的方案真正实施起来要很长的时间,若是下发推恩令后,藩王以儿孙尚幼为借口进行拖延,就不好办了。病急要用猛药,高巍的方子不合适,所以建文帝没采纳。
不过有个人提出了一个对症下药的好方子。
B卓敬的徙地削藩法
户部侍郎卓敬曾给建文帝上书,提出了将藩王中实力最强的燕王迁徙到南昌去,来个曲线削藩。
可是建文帝读到卓敬的奏疏后,吓出了一身冷汗,他知道藩王当中最难对付的就是朱棣,现在卓敬直接提到要修理他,可将生性文弱的建文帝难坏了。他连忙将卓敬的奏疏装入自己的袖子里,呆坐了好一会子,然后才回到后宫去。
卓敬的方法很符合当时的实际,既然朱棣的威胁最大,就应该抓主要矛盾,先从朱棣身上下手,擒贼先擒王;而且这个手段很巧妙,将他从北方迁徙到南方,一下子造不起反来,这不失为当时的一种最佳选择。后来朱棣当了皇帝后,大肆屠杀建文大臣,唯独对卓敬网开一面。朱棣曾对自己的军师姚广孝说:“建文朝臣都想害我,只有卓敬还算不错,他奏请将我迁到南昌去,我觉得他可以宽恕。”姚广孝说:“陛下你看走眼了,南昌地处下游,一旦南京发兵往南昌,其势就如囊中取物,要是当年建文帝采取了卓敬的方法,陛下哪有今日之天下啊?”
这么好的方法,建文帝为何不采纳?我觉得这涉及到一个政治家的胆识问题。建文帝的潜意识里对凶悍的朱棣有着说不清的恐惧:万一迁不走燕王,就地造反,那怎么办?建文帝心里没谱,只能对徙地法敬而远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