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一切生命都有聚散循环一样,所有星体同样也充满了兴灭变化。在宇宙宏大的周而复始之中,黑洞堪称是每一个星体必然的宿命——星体由盛至衰,最后溃散。它曾经拥有的饱满充实,融解融化一般消失殆尽,星体物质先前那份实实在在的占位空间,现在竟然成了一个非物质的“空壳”。
星体的物质空间一旦荡然无存,也就是说原本好端端的星体实体一旦沦为“空壳”的处境,势必会面临四周围宇宙泛空间物质的巨大压力。这使得“空壳”的内部,也就是黑洞的内部,会呈现出一种强大的负空间状态,仿佛什么都可以往里吞噬、往里吸摄、往里充填一般。
在星体溃灭的全程中,负空间状态只是其中的一个片段,它意味着宇宙充盈着的物质世界出现了一块暂时的亏空。但也意味着可以通过这种亏空,走向新的平衡。
一个黑洞就是一个星体的遗址。因此宇宙中不可能只有一个黑洞,而是所有的星体最后都将经历黑洞的必然之路。不过黑洞通常都“镶嵌”在宇宙物质的重重包围中,没有哪一个黑洞能突破重围,去和另外一个黑洞约会。至于黑洞的内部是什么?应该说越是黑洞的核心,就是越强大的负空间和越深层的亏空。
如果真的有什么物质不小心被黑洞吸入,同样会被黑洞的负空间性所“消化”,而不会有生还的力量——即不可能随之产生新物质的锐变。它们只能乖乖地,随大流儿一般跟着星体的灭亡、物质的灭亡、空间的灭亡,从原来的有物质,走向半有物质,直至最后的没有物质,完成物质运动的三部曲。但负空间如果真的有这种疏漏,会减缓黑洞自身灭尽的过程,故有害而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