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畅销书作家海岩,我曾经有过一篇小小的书评,在那篇书评里,我认为海岩只是一个类型化的写手而已,在他已出版的七八部长篇小说里,我们读到的不是“言情”,就是“公安”,类型化的写作让他轻车熟路,从人物到情节,只是在不断地翻版,没有多少新意,更没有写作的灵魂。不想,我那篇书评发表没多久,就传来海岩新作《河流如血》出版的消息,消息说,这次的海岩成功转型,让人耳目一新。 就赶紧找来原作来读。读后,坦率地说,《河流如血》不如过此。之所以要那样叫喊,只是出版商一厢情愿的宣传策略而已。我认为只要我们稍微用心去读《河流如血》,就不难发现,内在上,这还是原来的海岩,依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承续了作家以往的注重可读的极强的故事性和环环相扣的人物之间的命运纠葛等,本质上还是以往那点“海岩特色”式的才华,所不同的只是,作家让那些故事不再发生在“公安”人身上,而改披了光怪陆离的现代都市的外衣。
我不认为《河流如血》是海岩的一部超越之作,这只是一部重复着《玉观音》的有着35万字的长篇通俗小说。小说中海岩依然热衷写案子,依然涉及刑警、侦破、情感等内容,尽管这次并不是以破案过程为写作重心,但这只是一个形式而已,在展开案子时,作者所设置的人物冲突和矛盾,和《玉观音》没有什么根本的变异,依然靠小说主人公保良这个人物的强烈的生活的悬念刺激读者往下读。和保良相关的人物,如他的作警察的爹,他的同事,他的姐姐,以及他们之间交织的爱与恨,这种种容易让现代都市人牵肠挂肚的故事,在《河流如血》里,依然和海岩从前的类型化写作一样,凭依那些写作元素,将人物跌荡起伏的命运推向高潮。 《河流如血》这一书名取自 “河流呜咽,家国责任荡去爱恨情仇;残阳如血,风华少年饮尽一路蹉跎。”一诗句。为什么要叫这样的书名?据作家本人的解释,是因为故事是在一条河的两岸发生的,所以用了河流,“血”是血缘、亲情的意思,而不是“血腥”的“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