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承袭的腐败■
1983年,大陆开始大规模机构改革。此时的朱锦忠已经看到人事腐败的苗头:一些同事提着几瓶白酒或是一篮鸡蛋去领导家。几趟下来,一个副局长的位置就到手了。 朱锦忠认为,这一时期,有一些“不该被提拔的干部”得到了重用,以至为多年以后的阜阳官场埋下后患。 1989年3月,王昭耀由安徽宿县地委书记调任阜阳地委书记,王怀忠任常务副专员。王昭耀被公认为阜阳官场卖官风气的始作俑者,其继任者王怀忠则继承和强化了这种卖官之风。 曾在王怀忠身边工作的朱锦忠回忆,1997年,王怀忠一次性提拔400多名县级干部,他们被从机关、乡镇就地拔升,安排到各县、市、区的重要部门。 “奇迹”不停地在朱锦忠身边上演。一名警察向朱打听一位副市长的住处,一周后,该警察当上了公安局副局长。朱的一位杜姓下属在2年内得到5个重用文件,迅速成为他的上级。
一位阜阳市的副市长曾开导朱锦忠说:“人家老杜前几天又去王书记(王怀忠)家了,你借钱也得去送啊。” 朱称他从未借钱送过礼,代价是在副处的级别上干了10余年,从未被提拔。 另一被认为付出代价的官员是姚景源。时任阜阳市长的姚曾多次抵制王昭耀、王怀忠等人的突击提拔。王怀忠曾两次提名一倪姓官员为阜阳市公安局局长,都遭到了姚景源的反对。 这位倪姓官员来自阜阳官场众多庞大家族之一的倪氏家族。倪家共有兄弟9人在阜阳担任土地局长、检察长、派出所长等职。王怀忠落马后,倪家有4名官员先后落马,倪本人则提前退休。 姚当时的坚持并未赢得当地官场的支持,当地官场也曾经因此流传“宁要贪污犯,不要大笨蛋”的说法。姚被认为是个“大笨蛋”。 1999年,王怀忠升任安徽省副省长之后,姚未能成为阜阳市委书记。2002年,姚回到北京,后任国家统计局首席经济学家、新闻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