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本位说到底仍然是个经济利益问题。马克思有一个著名论断:一切政治斗争,都是为了经济利益的获得。这就从“根”上解释了为什么官本位愈演愈烈的理论基础。官与利结合和太紧密了!有官就有权,有权就有地位,最终落实到利益上。正如古谚据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而现在是:一年好县长,百万人民币,书记还加倍。象这样有权、有势、有地位、有无形资产、有实际利益的“官”,能不使人趋之若骛?
     说起“官本位”的思想基础是等级观念,而逐渐演化为唯一的价值取向却是源于官与钱紧密结合。我国的等级观念由来已久,西周时期就有“天有十日,人有十等”的说法。但那时还远没有达到官位排他而唯一的程度。春秋战国时期也还有“民为重,官为轻”、“王贵乎?士贵乎?”的疑问。也还发生过“许由洗耳”,伯夷、叔齐、介之推的清高避世的士人。说明那时候的官位吸引力远远达不到后来的程度。
     笔者认为,“官本位”意识的逐步形成与强化,是在封建社会,特别是秦汉之后,高度的中央集权,高度的思想统一,高度的权钱结合,高度的价值唯一,使得社会上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到底是唯有做官高,读书而不做官,只能得到一个雅号:书呆子。在那个漫长的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没有其他任何出路,要摆脱贫困、低贱的社会地位,除了入仕,别无他途。于是,是否入仕为官,入仕以后能否官居高位,就成了衡量一个人奋斗成功与否的一种重要标志。《儒林外史》中刻画的范进中举后的那种神态,可以说正是这种观念的生动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