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知识分子是近年中国思想界比较热门的一个概念,同时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根据评选者的标准,公共知识分子大概应该具有如下三个特征:1,具有学术背景和专业素质的知识者;2,对社会进言并参与公共事务的行动者,3,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的理想者。也就是说,主要从事本专业研究,有所贡献的知识分子还不够,还要有社会进言和参与公共事务,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具有批判精神和道义担当。
由于一些非官方机构自发地进行了公共知识分子的评选,这本来是一个开放社会的正常现象。但由于入选的人之 构成以及一些人的争议性,或不受某些机构欢迎,因而引起了持续数年的争议。一些人把公共知识分子看作是引起社会问题的人士(大概是由于其批判性,似乎这些人不发音,社会的问题就不存在了),另一些人则认为入选的人不够格。当然这样的评选活动是不受体制支持的,就有人受意专门写攻击公共知识分子的文章(如果此事由体制所评选,大概同样的人就会写歌颂的文章了)。
争议也罢,抨击也罢,公共知识分子毕竟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现实影响力的重要来源,就像法兰克福书展上有非体制内的作家发言,虽然遭到某些人的抵制,但他们仍然是中国社会有公共影响力的成员一样。再说,被选出的人中,相当一些是体制内的知识分子,并不全是反对者。思想倾向上的左派右派都有,倒显示出评选者并不那么狭隘、极端,还是有包容的。当然,你如果不满意,可以加入评选的行列,或者让其他机构也来评选,拿出方案来。这种多元发展就可以避免少数机构评选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