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虽未点名,指向却已十分明显。
带着对这类媒体作为的不满,作者蔡方华反问,“你的眼里只有通奸?”——“媒体过度挖掘官员的通奸问题,或者单单把通奸问题拎出来,用放大镜显微镜一通扫描,未免就不是对个人隐私的粗暴侵犯。再考虑到涉事官员已经落马,丝毫没有自我辩护的机会,她们的隐私被公然晾晒,就难免让人顿生‘其情可悯’的感叹。我承认,这样的同情确实有点妇人之仁,但把她们的尊严当作手纸一样踩踏,就能烘托出我们的高尚与清白么?”
写下一番严厉之词后,承认“这两天,内心有一种很奢侈的、对于落马官员的同情”的作者调转笔锋,试图引起读者思考:“对官员通奸话题的炒作看似无伤大雅,其实降低了反腐败的政治维度,使之庸俗化和小报化,乃至遮蔽了对反腐前景的冷峻思考。一个绯红色的反腐,真的是我们想要看到的么?”
舆论焦点虽逐渐呈现多元化,探讨媒体和公众如何理性看待也逐渐占据上风,但来来去去,不是为官员权利辩论,就是为中纪委做法辩护。
对两者皆不屑的 @五岳散人
,决定借此机会重申自己的判断:“我再说一次,官员落马的时候除了正牌罪名之外加上‘通奸’这种道德指控,其实是用私德的堕落来掩盖其公罪,因为这么多官员落马,不追问其制度监管是不可能的,但‘通奸’一出,不但因为人性的原因关注点被转移,更可以把此事归结到个人道德层面:看这个破鞋(搞破鞋),他(她)从骨子里就是个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