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从来都是标哥的擅长。从高调宣称自己有意收购《纽约时报》起,标哥就开始了华丽丽的作秀场。他在《环球时报》撰文解释了自己的意图:“《纽约时报》的传统和作风,让他们很难对中国做出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与评论分析。如果可以收购纽约时报,可以推动其风气发生改变”。
但,标哥不仅是会说。据他介绍,自己估算收购《纽约时报》只需10亿美元资金,而已经说服香港一位企业家投入6亿美元,只要能收购这家报纸,他会“毫不犹豫的倾尽家产”。然后,标哥真的买了去纽约的机票,打算奔向美帝大本营纽约洽谈收购事宜。
标哥的思想境界果然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眼界也非凡夫俗子可比。收购《纽约时报》原来是为了宏扬中国的国家形象,为国际形象传播做出自己的贡献。当然,如果标哥和我辈这么思想办事,也不会成就当前的“中国首善”。
标哥在接受一家英国媒体采访时更是高调表示,“只要价钱合适,没有什么买不到。”
但,当真你就输了。这一次《纽约时报》购买事件,不过又是标哥一场免费、高效的形象广告。(哦,至少有他来回纽约的往返机票价格。)
先不管标哥,看看《纽约时报》是否真的可卖。可卖,非常可卖。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美国传统媒体都混得灰头土脸,《纽约时报》就是最典型的范例。虽然《纽约时报》贵为美国三大报纸之一,但毕竟不是《人民日报》与《环球时报》那样,拥有强大的国家资源支撑(其实是纳税人的)。由于广告收入不断下滑,《纽约时报》母公司已经持续亏损多年;虽然今年第二财季终于扭亏为盈,但整体前景依然难言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