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群体事件研究专家单光鼐领衔的研究团队,花费半年时间,对3000位什邡市民就钼铜项目进行民意调查。“三分之一的人支持,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明确态度,三分之一的人反对。”单光鼐说。
调查过程还颠覆了单光鼐对“7·2”事件的认识,舆论普遍给“7·2”事件贴上了“邻避运动”标签——建设项目遭到周边社区排斥引起的群体抗议。“显然不是邻避运动,是利益型群体事件。”他说,利益冲突催生了“7·2”事件——项目所在地的村民并非抗议者。
项目所在地的村民并非抗议者。2014年10月15日,洛水镇银池村村民冷长福说,“我们不可能去闹嘛,现在恼火的就是征地费(村里不发)。”在一公里外的鱼江村,村民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我敢保证,村里没有听说过那天有上街的。”单光鼐的调查也证实,“周边的群众都支持这个项目,至少不反对。”
2014年5月,什邡市委曾公开发布一份文件,部分解释了“7·2”事件的原委:“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群众关注环保的心理,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做出不理智行为,最终酿成群体性事件”。
“7·2事件的成因非常复杂。”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原因之一是钼铜项目开工在什邡小化工业主中形成恐慌。“上了大项目之后,小项目就要进行淘汰。”什邡市环保局局长曾生琪说。这种命运曾发生在当地众多小水泥厂身上。政府招商引资的大项目利森水泥上马之后,多家小水泥厂随之关停。此外,钼铜项目会与本地的小硫酸厂形成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