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涵自掏腰包保护方言之举难道不该赞吗?
文/随意
这两日,主持人汪涵独自出资465万的保护方言计划,又成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网友纷纷为汪涵点赞,诉说自己对乡音的怀念。不少人觉得,家乡的方言日渐式微,甚至有消失的危险,纷纷呼吁保护方言。
也有不少网友持反对意见,而且不同观点的碰撞比汪涵当初提出这一计划还激烈。笔者也注意到,凡是有汪涵主持的节目,他都会用方言来串场以表明自己保护方言的决心,虽然有网友把他说成“故弄玄虚”或“炫耀语言能力”,但是还是更多的网友对他的做法表示认同,并赞汪涵在保护方言的“乡音”行动中“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但也有人误解了汪涵的意思,认为“今后地方台是不是都要以方言的方式进行播报?”
两年前,他独自出资465万,在湖南发起了一项方言调查“响(響)应”计划,“响应”其实就是对应“乡音”这两个字。他们计划用5年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53个调查地的方言进行搜集研究,用声像方式保存方言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无偿捐献给湖南省博物馆,作为湖南省博物馆永久的人文类史料保存起来。尽管推广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重要国策。在1982年宪法中,即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可笔者依旧认为汪涵做了一件挺有意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