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中国是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这仅仅是国家的统一,而非思想的统一。无论是《易经》、《论语》还是《道德经》,这些深深影响中国人的伟人著作也没有内在的要求统一的思想与完全的服从。在《易经》中强调“无三不成理”,也即是说完事应该有三种状态。比如有过去、现状和将来;比如一天分上午、中午和下午。在党内有左派、右派和中间派。而《论语》中的中庸之道也强调事物不要极左也不要极右,中间最好。所以在一个庞大的国家内也应该有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做法。何振梁就是一个例子。在外国,申奥成功的国家有示威游行的,这在国人来看是无法想象的。并不是说我国很难游行,而是国人想不通为何要去游行。而想想北京申奥后,举办奥运会后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就我来讲,我在长春,我唯一的感受是看比赛比较方便,其他的负面效应到是比较多:股市借奥运会大跌,国内物价在奥运会飞涨。
奥运会举办后反而生活的更加艰难,没听说政府在举办奥运会后多发了点工资或者福利待遇有所改善。中国的鸟巢和水立方花了多少纳税人的钱财,在奥运期间又有多少上访的民族被打入“冷宫”。表面的浮华却潜伏着内在的危机,这样的危机感国人何时感受过。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是常理。而百就是多,不同的意思。当然包括好的声音同样也应该有坏的声音。这就像是看医生,每次去看医生,你虽然希望听到医生给一个好的结果,但是一旦有了坏的结果,你是希望医生故意隐瞒,欺骗你还是想知道真相?我想这样的道路不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