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从经济频道照搬过来的模式,能够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当然,新闻频道虽然借助伊拉克战争以及紧接着的非典一举成名,却在那两个事件热度消退后就陷入了低迷。收视率上,被央视一、二、五等远远甩在后面,只能与其他那几个被边缘化了的节目比拼了。
从当天改版后的节目来看,的确如此。
赵普在北京台找不到感觉,到了央视,主持上依然还是找不到;而与之搭档的文静,更是笑得莫名其妙。从媒体广场上又出现了那个主持人借以玩弄的大屏幕,还是那套主持人的手乱七八糟,大屏幕画面晃动不住,让早晨起来的人们现行享受一下什么叫做视觉垃圾;而点评内容与此前一模一样,真不知道,再换了郎永淳是不是会更惨。而文、赵双人主持中,试图口语化和轻松,但却南辕北辙地追求起了形式,甚至全世界都由单个人主持的天气预报,在这里也稀里糊涂地变成了主持人对预报员的采访。
所以嘛,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形式上的出新掩盖不了内容上的俗套。
比如,6月5日这天是世界环境日,北京有人呼吁当天不开车。结果早间节目中就出现现场记者与演播室主持人的穿插,记者在万泉庄小学门口进行报道,采访了在门口列队的小学生,说着些成年人的话,还“随机”(鬼才相信)采访了路人,一片叫好之声。这种节目策划路数之傻也充分体现了央视的本事。
不信,看看晚上北京台的《首都经济报道》,内容注定不会这么做。因为这种新闻是预期的,所以当然要提前设计。设想一下,一个已经对开车习以为常的人,突然放弃开车,将会遇到什么麻烦?找公交车站、挤车、出租车太贵、换乘难……这是众所周知的。电视新闻原本就不应该装孙子,可这并不是新闻频道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