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得闲,几位朋友来园子里吃茶聊天,舞文弄墨,颇多情趣。见张兄兴致正浓,遂请其题园子里一处斋号——三昧舫。书毕,甚佳。观者问:“此为何意?”我逐字作答。
“三昧舫”也,先说“舫”。
舫,大致有两种:一是石舫,傍于水边,泊位固定,亦称“不系舟”。如北京颐和园石舫——清宴舫,如苏州怡园石舫——画舫斋。石舫多为园林建筑的点缀,置身其间可凭栏细数游鱼,可小憩侍月迎风——这是静观。再者画舫,画舫可载人于水面荡漾前行,移步换景,赏心怡情——这是动观。我之所以偏爱舫,正是出于动静之间两种状态的考虑。以我的性格,生活上既可以做到安营扎寨,寄隅一方;亦不惧浪迹江湖,悠游四海。还有,舫是古代文人士大夫寻求身心自由的一种寄托,一种象征,这更富含义。
三是量词,如三联出版社,三山半落青天外。也表示多次或多数的意思,如三缄其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德经》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指此道与彼道的相互转换,指一般的道和道的一般的升华。
昧,从字面上理解是糊涂,思维不清晰,幽暗,愚昧;隐藏,昧心。《楚辞》有“路幽昧以险隘”、“日昧昧其将暮”语。然而,老子却说了:“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后汉书》亦有“虽昧必亮”的文字记载。这说明了一个问题,眼前看到的景象并不就是结果,有过程便会有变化,有进展。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也是一样的道理。
那么,“三昧”两个字是什么意思呢?有两种:一是指用心专注于一境。如“心注一处不动,是名三昧。”一是通过思考把握事物的诀窍或精义。如知晓“个中三昧”,已然“得其三昧”,感悟“三昧真火”。“三昧舫”的解释有了个大概,长话短说也就是:“在一个或稳定,或漂泊的处所,想些看似糊涂却又难得糊涂的事。”不知说明白了没有?“一盏寒泉荐秋菊,三更画舫穿藕花。”
各位晚上若来园子可去舫上坐坐,感受刘鄂《老残游记》中这幅对子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