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
文 大国良民
古人云:“道德不倡,天下不宁。”可见道德对一个国家发展的影响有多大。
在对道德的定义上,中国的文化显现出它的独特魅力。它是分开理解的:道,是万物万法之源,是创造一切的力量;德,是为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需要去做事的行为,不违背自然发展规律,去发展自然、发展社会,提升自己的践行方式。
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大道无言无形、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有通过我们的思维意识去认识和感知它;而德,是道的具体实例、是道的体现,是我们能看到的心行,是我们通过感知后所进行的行为。所以,如果没有德,我们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这就是德与道的关系。
老子在《道德经》里对道的解释是:道可道,非常道。并称之为众妙之门,即宇宙万物奥妙的总阀门。并对德行仁厚的人有这样的论述:含德之厚比於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抟。即德行丰厚的人,有如婴儿一般纯真自然。毒虫不刺他、猛兽不伤他,老鹰不攻击他。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其中《大学》是“四书”中著名的一本大人物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重要论著。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把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放在第一位。
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道德是衡量一个人好坏的最直接的因素。无论能力、学识、背景、位置等处在什么位置,如果被认定为没有道德,则基本上这个人就很难与别人处理好关系,别人就会自觉地疏远这种被定义为无德之人。看来无论作为个人还是作为国家,以德立天下是第一个头等重要的大事。为使社会运行的道德不被破坏,国家还制定了各种法律的条款来进行制约。道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