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国在提倡和谐社会,作为几种文体来讲对于诗歌显然有失“和谐”。诗歌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现在诗歌日渐衰退淡离大众的视野,教育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应该首先承担起“拯救”文化的历史重担。现在我们看到的事实是中国教育没有承担起这一重担,而是作为喝倒彩的旁观者将几千年的诗歌文化拒绝在高考之外。首先忧虑和反思的人也不是教育界本身,而是作为被教育的大众。这一拒绝诗歌的高考文化一次次向大众展示他深入骨髓的病症。
我们发现这一狭隘的“高考文化”竟引来教育界的集体狂欢,他们省去了为诗歌阅卷所谓的“麻烦”,他们还为自己低劣的诗歌素养找了个说辞:诗歌不好找评分标准。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种“高考文化”的逻辑学并未得到修正,严重的灼伤了学生与诗歌的感情。中国的文体包括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等文学体裁,别的体裁为什么可以找到评分的标准而诗歌却不可以?按照这种逻辑那么所有的诗赛都可以取消,因为找不到评分标准那些诗赛都是乱评了么?中国的教育喜欢给东西上个框框,小说要写全六要素;议论文要写成先提出论点,再说论据,最后再论证的八股文逻辑。如果非要这样的话我也可以给诗歌找找要素——诗歌语言、诗歌意象、诗歌节奏等等。自己的诗歌素养低劣不要紧,却敢将“霸权文化”移植到高考当中,公然凌驾于大众之上剥夺所有考生的表达自由。
现实是无情的,然而诗歌并没有推卸应该承担的历史使命,在每次历史的大灾大难面前诗歌总是首当其冲作为大众感情抒发的载体。就在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这一惨痛的历史事件中,诗歌创作情绪空前高涨,据不完全统计各种媒体和网络上的诗歌创作高达数万首。再往前推今年1月份的南方冰灾;98年的洪灾……诗歌成了主流文体和叙事语言。诗歌用他独特的语言魅力和渗透在内的情感抚慰着人们巨大的伤痛。某些教育界人士所谓的“诗歌是诗人的事”“诗歌是要有天份的”之类的言论不攻自破,在这次5·12大地震中涌现的诗歌事件就是给这些人一记响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