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罗团队分拍照组5人和笔墨编辑组3人。每次采访前,笔墨组认真大量汇集受访者素材、撰写提要、现场提问和记录
,拍照组认真灯光、现场拍摄、后期剪辑等。
平凡老黎民的形象最感感人
王继生先容,从2017年3月至11月,拍摄团队每个事变日都至少采访一户住民,每次一个半小时,最多的一天采访了3户老人。秉着尊重受访者的原则,摄制组每次都与老人事先约定,各人侃侃而谈,不受羁绊。最长的一次采访在岐山村住民霍白和他的母亲任永俭家中,整整举办了3个小时。
任永俭本年99岁高龄,她的祖父任道镕是曾国藩爱将,弟弟任百尊曾接受锦江团体董事长等职。在此次口述采访中,任永俭回想,解放前曾代弟弟给邻人董竹君家送去一个生果篮,篮里藏着一封信。其时,任百尊和董竹君的一个女儿都是中共地下党。任永俭直到此刻都不知道信中内容,但昔时这样的工作就在愚园路上真实地产生着。
王继生印象最深的受访者是一位平凡的马来西亚华侨,本年1月方才离世的102岁老人高韻璋。1945年抗克服利后,高韻璋同老师从重庆来到上海,搬进福世花圃15号栖身至今。上世纪50年月初,高韻璋成为新中国创立后上海首批里弄干部,接受利西居委第十四组的妇女代表、妇代会主任等职。家景尚算优渥的她还专门订做两件布旗袍用来上门走访时穿戴,拉近和住民的间隔。“其时我还不懂真正的解放,但着实当时的我已经从家庭中解放出来。”王继生说,高韻璋从马来西亚怡宝到上海,路过仰光、昆明、贵阳、重庆,一家人扶助过抗战,解放后又当仁不让投身社区事变,在她身上能看到历经百年人生后的淡然从容。像这样的平凡老黎民的形象,最能感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