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老百姓感触很深,大家当家作主、艰苦奋斗,积极性很高,干劲十足。我1955年参加工作,同年10月入党,在濮黎村初级社担任会计,后来担任了八二村主持工作的党支部副书记。八二村靠近海边,原来村民住草棚、打鱼,没有一分田地,但解放后,村民日夜干活,毫无怨言,筑渠、挖泥、割草、施肥,连晚饭也不回家吃,硬是把盐碱地改造成了连片良田。之后,连续11年,八二村粮食年年增产,一年三熟,“常年亩产超双千斤”,不仅在上海郊区领先,还成为了华东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
1976年,我第一次去北京,参加全国第二次农业学大寨会议,我还坐到了主席台上,因为我们八二村是学大寨的先进典型。我记得,那几年,解放日报记者也曾来八二村采访过,报道我们“如何一丝不苟搞好田间管理”。那时候,科技还不发达,农民只能靠着一腔热情深耕土地,但也改变了落后的面貌,干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40多年里目睹快速变迁和巨大发展
发展最快,还是在改革开放之后。1977年夏天,我第二次去北京,和上海代表团的50多人一起,参加党的十一大。那次上海郊区共有三位代表,我是其中之一,南汇、宝山也各有一位。当时,我感到特别自豪、备受鼓舞,回来后干劲更足了。实际上,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党代会,在之后的40多年里,我目睹了身边的快速变迁和国家社会的巨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