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榕还特别强调,做口述历史,不光要动笔,更要动脚,一定要尽可能地去实地考察,否则细节也很容易出纰漏。比如他带过的一些学生,写上海的银行,因为并没有到原址参观过,一写出来就是“金碧辉煌,富丽堂皇”这样的表述,根本无法让读者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上海市文史资料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教授,对本套丛书的出版意义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认为,本套丛书非常好地体现了上海的城市
精神
,是关于上海不可多得的文史资料。同时选题丰富,涵盖的行业也很广泛。苏智良表示,文史馆过去书画大家特别多,但如果只是写书画大家,那就不能反映时代的全貌。苏智良特别提到了阮仪三先生的口述,阮先生为古建筑的保护倾注了毕生心血,而如今古街、古镇、古村还在加速地消失,这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阮仪三先生的回忆,对于当下的古建筑保护,想必有极大的启发。
苏智良也对丛书今后的编辑工作提了一些建议,首先是在选择口述者的过程中,应该更加做到好中选优。其次是可以做一些注释,比如某段回忆,是否符合或者与相应的档案资料相冲突,适当加一些编者注,也可以让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去探索。最后一点是语言风格,口述历史一定要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如果写成论文的体例,那就索然无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