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来,中山医院医护的身影活跃在众多的防病治病、救灾救援现场。 中山医院供图
2004年底印度洋大海啸震惊了全世界,死亡人数高达15.6万人。心外监护士长郑吉莉深夜就冒着大雪飞赴普吉岛参加国际救援。她说,当时的通信并不发达,救援的具体任务完全取决于当时救援地的实际情况,而且没有任何经验可参考。但是,“没有具体要求不代表没要求,而是考验我们如何做出高标准严要求的答卷。”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郑吉莉再次递交了请战书,并在驰援武汉中严格做到护理的“中山标准”,所管重症病区护理质量,更多次在当地医院的院内质检中名列前茅。
1991年3月,泌尿外科王国民教授作为中国医疗队队长,率领3家医院15位医护远赴地处北非的摩洛哥王国。王国民说,在两年时间里,全体医疗队员做中国的白求恩大夫,克服了当地药品、器械奇缺,仪器设备落后以及语言沟通不顺畅等困难,开展了大量手术、抢救等医疗工作,“看到当地百姓对我们的夸奖和认可,作为‘中国医生’,我们感到满足和骄傲!”
据中山医院党委李耘副书记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抗美援朝前线、乡间防治血吸虫病、为多个缺医少药地区民众防病治病以及唐山地震、汶川地震等都活跃着大量中山医院医护的身影。李耘希望,作为“四史”学习教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以“回望医路足迹,传承初心力量”为主题的中山故事分享会能够促进提升医疗服务技能和水平,造福民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