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 年,我高中毕业,面临大学和专业的选择,纯粹凭自己的感觉。我选了 3 个基本没有联系的专业:一是探究人思维方式的哲学;二是研究世界基本规律的物理学;同时怀着走遍祖国的大好河山的想法,填了地质学。最终我被四川大学物理系录取,此后一生都便与物理紧密相连。
1955 年,为了尽快建立我国的核工业体系,国家在北京大学建立了物理研究室,培养核科学人才。1956 年,北京大学物理研究室到四川大学遴选了 10 名物理专业的学生,我便是其中之一。那是我 22 年来头一次走出四川,过长江三峡,经武汉,最终到了北京中关村一个叫 "546 信箱 " 的单位,这也是后来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的前身。
当时我所在的专业是实验核物理专业。研究室的教师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东北大学的朱光亚、复旦大学的卢鹤绂 …… 皆是核物理学领域的著名科学家。在北京学习的那一年,若要用一个词形容,便是 " 大开眼界 "。我不仅夯实了学科基础,更是学到了很多先前没有学到的专业知识。
" 白手起家 " 参与核动力研究
从 "546 信箱 " 开始,我与核物理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8 年 8 月,我被调到中国原子能研究院。一个月后,我接到通知,到第三组报道,去了才知道要做核动力研究。那时我国的核动力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