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记忆:亲历亲见亲闻
记者(以下简称记):《草堂口述史》充满了生动的细节,读来历历可感。
周维扬(以下简称周):我们在记录整理过程中,牢牢守住口述历史的本质,那就是让亲历者追忆细节,让见证者感悟得失,让思想者升华经验,致力于通过再现真实细腻、生动具体的现实场景、历史场景,为读者提供草堂建设和弘传诗圣文化的第一手资料,提供生动鲜活的诗圣研究与草堂建设的现实故事,使之能够发挥研究效应和社会公众效应。博物馆方面坚持不干涉口述人员的选择、口述内容的记录,均由专家组把关。经过3年努力,这部《草堂口述史》终于问世了。
记:在你看来,《草堂口述史》坚持的口述标准是什么?
周:正如谭继和在序言里所指出的,《草堂口述史》主要是草堂历史事件亲历者“亲历、亲见、亲闻”“三亲”史料的真实记录,是精彩翔实的、具体鲜活生动的亲历故事。但这些史料故事的提取是有原则的,不是随便选取的,选择和提取的原则是,这种史料一定是能够被保存的“记忆”,是能够真实再现的事实“记忆”,是能够发挥研究效应和社会公众效应的“记忆”。
我们有不少涉及古蜀史的故事和传说,其实就是古蜀历史最早的口述史遗产。用这样的视角来看,这本《草堂口述史》实质上就体现了史学原生态口述传统的历史继承,与当代对传统文化传薪火走新路的现实需求相结合的范式探索、可贵实践。当然,草堂博物馆已经有计划推出第二、第三部《草堂口述史》,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弥补一些缺憾,使一部辉煌的“纸上草堂”可以完美呈现草堂真实丰满的历史。
记:在《草堂口述史》当中,“浣花诗社”占据5大部分之一,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