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二:学校应如何面对“问题少年”?
菲菲在看守所里对检察官说,她曾经也想过做个好学生,可由于一件偶然的事情和从前的不良行为被知道后,她就成了“另类”。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能够想办法教育和引导其他同学帮助、团结她,恐怕结果就不是这样了。每个人都面临着人生的选择,每个人都力图走成功之路,在培养优秀学生的同时,千万别忽视了“问题少年”改过向上的要求。
思考三:社会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什么?
从菲菲一案我们看到,她离家出走后,不是居住在同学、朋友家,就是住洗浴中心、宾馆,这些地方为什么就能容留一个未成年少女居住呢?菲菲经常泡网吧、迪厅、游戏厅,可这些地方为什么就能接纳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而不过问呢?菲菲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伙同其他人甚至自己单独抢劫却能屡屡得手,她为什么这么“无所畏惧”呢?那些比她强壮的被抢学生,为什么那么懦弱呢?
早在十年前,东城检察院就开始指派专人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从那时起,承办人在东城检察院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和鼓励下,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过程中创造性地开展了与犯罪嫌疑人及家长和学校见面的“三见面”制度,在教育、感化、挽救和预防未成年犯罪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令检察官感到非常痛心和焦虑。在他们看来,直到今天,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仍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