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946年比基尼泳衣发明以来,比基尼已经远远跳脱了游泳衣物的范畴,成为了眼球经济的必备良品。于是“车展比基尼美女”、“比基尼美女助兴某某旅游节”、“某某楼盘开盘现场比基尼美女火热登场”等噱头屡见不鲜。最近又增“比基尼美女洗车”,“比基尼京剧”等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新闻。比基尼看似暴露,暴露出以性为卖点的眼球经济节操与下限,最关键的那三片薄布料,仍盖住国人羞与外人道的性伦理观。图为1995年3月29日,上海市南京路上一个刚开业的服装百货商店举行促销活动,请两位泳装模特坐进橱窗,此举引起了数以万人的围观。彼时的上世纪90年代,比基尼刚刚传入中国,泳衣模特的促销方式还是引起了国人极大好奇。
作为东方时尚之都,香港接受比基尼远远早于中国内地,图为1972年,香港,在岸边观看赛龙舟的人们。比基尼的名称本来指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的无人岛屿比基尼岛。1946年6月30日,美国军方在太平洋的比基尼岛上爆炸了原子弹,18天以后,一位名叫路易斯·里尔德的法国人推出了胸罩样式上衣和三角裤泳装。20世纪50年代,这种能体现人体雕塑感的服装款式才被接受。今天,它已是柔美而自然的身体曲线的代名词。二战后,“新风貌”符合时代转变的趋势,再次在服装上强调女性隆胸丰臀、腰肢纤细以及肩部柔和的曲线,轰动巴黎乃至整个西方世界。
比基尼全面进入中国则是20世纪90年代,图为1998年6月9日,浙江温州,摄影师给泳装女郎拍照。
比基尼包裹下的中国躯体香港接受比基尼远远早于中国内地